LABUBU爆火后,假的比真的多?打击盗版刻不容缓!

 专业解读    |      2025-06-12

图片

泡泡玛特门店陈列的Labubu产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年来,潮流玩具市场持续升温,泡泡玛特旗下IP LABUBU凭借其独特的搪胶毛绒设计迅速走红,成为全球潮玩爱好者的收藏热门。然而,随着其商业价值的飙升,盗版厂商也闻风而动,大量仿制品涌入市场,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荒诞现象。这场侵权风波不仅暴露了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的短板,也让原创品牌面临严峻的维权挑战。


图片

一、LABUBU爆红背后的侵权乱象

1. 盗版工厂“订单爆满”,仿品泛滥成灾

报道,LABUBU走红后,广东、浙江等地部分玩具厂商迅速转向仿制生产,甚至出现“订单排到三个月后”的情况。一位义乌批发商透露:“正版LABUBU售价数百元,而仿品最低只要几十元,利润空间巨大。”

更夸张的是,由于仿制需求激增,部分工厂因产能不足,开始外包生产,导致市场上出现不同质量层次的仿品,有的甚至直接抄袭包装和商标,消费者难以辨别。

2. 电商、社交平台成侵权重灾区

淘宝、拼多多、抖音电商等平台,搜索“LABUBU”仍能发现大量低价仿品,部分商家甚至以“工厂直销”“同款正品”等话术误导消费者。而在小红书、闲鱼等社交二手交易平台,不少用户低价转售仿品,进一步加剧了侵权乱象。

泡泡玛特曾多次向平台投诉下架侵权商品,但仿品仍屡禁不止。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很多商家会更换关键词,比如用‘LABUBU同款’‘LABUBU平替’LABABALAGOGO来规避监管,导致维权难度加大。”

图片


3. 海关查获大批侵权货物,跨境仿冒问题突出

宁波海关近期查获多批侵权LABUBU产品,包括盲盒、毛绒玩具、钥匙扣等,数量高达数万件。这些货物大多试图通过虚假申报夹带出口的方式流向海外市场,尤其是东南亚、欧美等潮玩热门地区。

义乌海关数据也显示,2023年以来,涉及潮玩IP的侵权案件同比增长40%,其中LABUBU、DIMOO等热门IP成为主要仿冒对象。

图片
图片来源:宁波海关


二、爆红品牌为何屡遭侵权?

1. 高利润驱使,违法成本低

盗版厂商之所以铤而走险,核心原因在于侵权成本远低于收益。正版LABUBU售价通常在200-500元,而仿品成本仅需10-30元,利润空间极大。即使被查处,罚款金额也往往低于侵权获利,导致部分厂商屡罚不改。

2. 消费者版权意识薄弱,助推仿品市场

部分消费者出于“低价收藏”心理,明知是仿品仍选择购买。一位潮玩爱好者坦言:“正版太贵了,买个仿的摆着玩也无所谓。”这种心态间接助长了盗版市场的繁荣。

3. 维权周期长,品牌打击难度大

尽管泡泡玛特已采取法律手段维权,但取证难、诉讼周期长、执行难等问题仍困扰着品牌方。例如,部分仿冒工厂采取“小批量生产+快速流通”模式,执法部门难以彻底打击。


三、品牌如何应对侵权?

面对猖獗的盗版现象,文创潮玩品牌该如何有效维权?

1. 强化法律手段:法律诉讼+刑事打击

  • 批量起诉侵权商家:可联合专业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对电商平台上的侵权店铺发起法律诉讼,要求下架商品并索赔。

  • 推动刑事立案:对于涉案金额较大的仿冒工厂,可向公安机关报案,以假冒注册商标罪侵犯著作权罪追究刑事责任,提高威慑力。

2. 技术防伪:区块链

  • 引入区块链防伪:为每款正品LABUBU配备唯一数字ID,消费者可通过官方APP扫码验证真伪。

3. 消费者教育:正品意识培养

  • 加强品牌宣传:通过社交媒体、线下活动等渠道,向消费者普及正版收藏价值盗版危害


LABUBU侵权事件并非个例,近年来,故宫文创、星黛露、冰墩墩等爆红IP都曾遭遇类似问题。


当红IP产品屡遭仿冒,知识产权保护形势严峻。构建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彻底铲除盗版产业链,是维护创新环境的关键所在。当前LABUBU等潮玩产品热销之际,消费者更应树立理性消费观,自觉抵制盗版商品,共同营造健康的消费氛围。监管部门与电商平台必须协同发力,运用大数据监测等技术手段,坚决打击各类仿冒行为,为原创品牌和消费者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切实保障各方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