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和江某在淘宝平台开设网店,主要销售运动服饰和运动鞋等运动产品。这一品牌的商标权属于某公司,王某销售的是该品牌的海外直邮正品,而江某则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在2025年的某个时刻,江某向王某的淘宝店铺发起了投诉,投诉内容导致王某经营的淘宝店铺链接被删除。这一事件引发了连锁反应。
案件处理现场情况十分紧张。王某的淘宝店铺在遭到江某的投诉后,受到了重大的经营影响。但王某并未放弃,他积极向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平台进行申诉。经过平台的审核,王某的申诉得到了认可,店铺链接得以恢复。江某再次发起了反申诉,并且伪造了商标权利凭证和相关印章,使得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江某的这一系列行为导致王某的店铺受到了重大损失。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在审核反申诉后,认为王某的申诉不成立,并判定王某的淘宝店铺存在售假行为。平台对王某的店铺进行了处罚,删除了商品链接,并对店铺进行了降权处罚,使得店铺搜索排名靠后。直至案件开庭之日,这一处罚仍然生效,导致王某的店铺生意遭受巨大打击。
在降权处罚的影响下,王某的店铺营业额直线下降。王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江某赔偿因商品链接被删除造成的经济损失共计800万元及合理费用3万元。经过法院的审理和调查,最终认定江某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判决江某赔偿王某经济损失210万元,并驳回王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这个案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自2025年实施以来首例因恶意发出错误通知而造成平台内经营者损失的赔偿案件。对于此类行为,杭州互联网法院展现出了坚决的态度和立场。本案的承办法官叶胜男表示:“电子商务已经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对生产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们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她也强调了打击恶意投诉的重要性。

在此提醒广大电商经营者,务必诚信经营、公平竞争。对于恶意投诉行为,要积极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消费者来说,购物时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和平台也非常重要。对于涉事商家而言,保护知识产权固然重要,但诚信经营更是长久之计。而对于深圳帆顺知识产权而言,其作为一家专注于知识产权保护业务的公司,核心业务涵盖线上监测、平台投诉、采买鉴定、诉讼维权、行政查处和刑事打击等六大板块。该公司由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和资深知识产权律师团队组成,构建了“线上+线下”“生产+销售”的全链条侵权治理服务体系。旨在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综合解决方案,帮助企业精准高效、零成本打击侵权假冒行为。有需求的客户可以通过其网站的联系方式免费咨询。